出汗是人體的體溫調節方式。當我們覺得熱的時候,或者在做運動的過程中,出汗可以通過汗液的蒸發幫助機體把體溫降低到正常水準。但是,汗出得異常也不是件好事。祖國醫學早在3000年前就對汗液進行了論述。
從中醫角度來看,汗是津液的代謝產物,血汗同源,因此出汗過多,會耗氣,也會傷及津液而損於心血。
以下種種汗出異常,就是某些疾病在體表的表現。
1、多汗: 有的人特別愛出汗,即使是在大冬天,手腳也總是濕乎乎的。像這樣出汗過多就是一種病態,叫多汗症。多汗症發病率很高。據研究,每500人中就有1人易患此病。也有研究稱,此病可能和基因有關,也就是說這種病有遺傳性,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西方人有這種病的人更多,因為基因決定了他們的汗腺比東方人發達。出汗是由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的。人體的汗腺多達500萬個,其中2/3的汗腺分佈在手掌,所以緊張的時候手心容易出汗。專家認為,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汗腺分泌過剩。
2、自汗: 即平時容易出汗,活動後更厲害,常伴有精神疲憊、肢體乏力、氣短怕風等症狀,這多半因為衛氣虛弱、體表不固所致,應益氣固表。
3、盜汗: 即入睡後汗出,醒來就汗止,常常伴有五心煩熱、兩顴潮紅、失眠、口乾咽燥等症狀,大多是由於陰虛內熱、陰津外泄而為汗,應滋陰清熱。
4、冷汗: 每當人在生病、受驚嚇,或心緒格外緊張、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時會不斷地排出大量淡而無味的汗,觸之發涼。出汗後常有心有餘悸之感。
5、粘汗: 汁出粘膩,發稠發熱,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燒,服用解熱退燒藥後的一種病汗。此種汗表明身有濕熱不清,需通腠通去濕熱,方可痊癒。
6、黃汗: 汁色變黃,似黃裱紙色,多因大汗後冷水沖浴,寒濕之邪入內,或因寒濕鬱遏肌膚腠理之間,導致汗液疏泄失常,汗中尿素等含量增多。
7、血汗: 又名紅汗、肌衄。汗液淡紅,如洗肉水樣。中醫認為,凡氣血、陰陽偏盛或偏衰,肝火旺盛和陽衰不能固表者,每致汗液變紅。現代醫學認為和內分泌功能紊亂有一定關係。
8、鼻汗: 每在情緒激動、精神緊張、工作勞累、講話過多時排汗,汗液自鼻樑及鼻翼兩側滲出,緩緩淌下,汗珠晶瑩可見。病變見於肺氣宣蕭失常,多見於肺虛病人。
9、額汗: 汗出局限於頭額部,甚至汗如蒸籠熱氣,故有“蒸籠頭”的俗稱中醫認為,頭為諸陽之會、精明之府,外感六淫,臟腑內傷者,均可引起頭額汗。
10、半邊頭汗: 整個頭部以鼻中分成兩半,一半頭出汗另一半頭滴汗皆無。此系因大病後夫妻同房,陰陽雙虧而寒阻經絡百會穴。
11、半邊身汗: 指半邊身體多汗,而另半身無汗或汗出甚微。多因氣血不足內阻經絡所致,每常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、腎性高血症、中風、半身不遂、截癱等患者。
12、勞心汗: 系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,而其他部位無汗或汗出甚微,多因憂、思、驚、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,以至心不主血,脾不統血而胸汗涔涔。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份子。
13、手足汗: 中醫認為脾主四肢,凡脾胃濕熱內蒸不宣、血虛、陽虧、中陽不足,均可導致手足多汗。嚴重的無論寒暑,手足汗均多。
14、會陰汗: 汗出局限於會限和外生殖器部位,凡濕熱下注,腎陽虛衰,均可導致會陰部有異味汗出。女青年如患有外陰瘙癢症、陰道炎等婦科病,亦可出現有異味的會陰汗。
15、腋臭汗: 汗臭如狐騷氣味,夏天出汗多時味更濃烈,這是因為分佈於腋窩、腿腋等處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。多見於青、中年,女性多於男性,尤以青春期姑娘更多見。
16、焦味汗: 汗出津津,綿綿不斷,散發出一股糊焦潔或燃煤味。重者焦味很濃,可刺激周圍人打噴嚏、流清涕。此症局限于青年男性,系因手淫過頻,或經常夢遺滑精,又不注意清洗會陰者。
此外,高燒病人的戰汗,手術或女姓分娩後的虛汗,生命垂危、彌留之際的脫汗,都是不同病變或不正常的奇汗。遇有上述種種汗出異常之症,不可盲目斂汗、止汗。既不要背上思想包袱,又不可掉以輕心,應以“治病必求其本”為原則,及時到當地醫院,請醫生辨症施冶,以使疾病早日康復和恢復正常的排汗功能。
參考資料:
遊客無法瀏覽此圖片或下載點,請先註冊或登入會員。
汗液的作用
降溫:在汗腺排出汗液的過程中,汗液的排出和蒸發幫助生物體錶帶走大量的熱量,達到散熱的目的;
保護:濕潤皮膚、軟化角質, 酸化抑菌;
主要成分
汗液的主要成份是水,在人體生理中,小汗腺分泌的汗液,主要包括水、氯化鈉、鉀、鈣、尿素、乳酸及胺基酸等;大汗腺分泌的汗液,除水外主要有鐵, 脂質(中性脂肪,脂肪酸, 膽固醇及類脂 質), 熒光物質, 有臭物質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