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-See 論壇 » 潮流特區 » 10大男裝品牌[轉貼]

2007-1-5 10:31 PM {{絡祺
10大男裝品牌[轉貼]

[color=Red][size=4][size=6]Hugo Boss[/size][/size][/color]
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
Hugo Boss在國際男裝市場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這一點從其行銷全世界80多個國家的通路即可得到有力的證明。不鼓吹設計師風格的Boss,完全以強力放送陽剛味十足的廣告形象,傳達一種大眾化的男性服裝風格。這個崛起於70年代的德國品牌,不論設計或形象都非常男性化,而且是那種不化妝,也不戴多餘的首飾,很注重社會認同的男性形象。
此品牌在1923年由Hugo Boss創建,以生產工作服、防水套裝、雨衣和制服起家,一直到1972年才正式涉足時裝界。Boss男裝有很完備的系列商品,是許多中高級主管心目中的標準典範。並且,在品質和做工上,維持歐洲最大男裝生產商的一流水準。


[color=Red][size=4]W&LT[/size][/color]
此品牌崛起於『91年秋冬季,其名稱是「狂野及致命的廢物」(Wild and lethal trash)的縮寫,基本上它跟設計師Walter Van Beirendon ck的名字縮寫很接近。
Walter所設計的商品基本上為「無性別主義」。Walter對服裝觀點是沒有性別差異的,因此他設計的衣服,男人、女人都可以穿。1996年秋冬正式由港商奧威公司在台暖身發展,開啟喜歡另類服飾的愛炫年輕人的另一種選擇,傳達流行時尚本來就是起源於想像力解放的意念。


[color=Red][size=4]
GIANFRAN COFERRE[/size][/color]
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
素有「造型美天才」之稱的Ferre,對於線條的結構拿捏得恰如其分;精巧的手工,更使得設計者可以充分發揮幾何與不對稱的剪裁,這也是Ferre男裝樣式上的一大特色。
初期的Ferre,以青少年及貴婦人為服裝設計對象,1982年才開始設計男裝。這位蓄著短髭的學者型設計師說,他常以自己為設計男裝的藍本。基本上,Ferre的男裝顯得很大方,西裝、襯衫、領帶甚至其他的配件,多半以正統帶復古的款式居多,顏色也較偏向原色系,特別是黑色、藍色,在一片前衛、新潮的艷色裡,反而流露出不同凡響的男性氣質。


[color=Red][size=4]GUCCI[/size][/color]
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
談到意大利名牌GUCCI,多數人的腦海中,不是浮現出G字的皮帶扣環,就是裝飾著馬銜鏈的優雅平底鞋,因為看到這些象徵就知道是GUCCI的招牌商品。
提到GUCCI,絕不能忽略掉現在的創意總監兼設計師Tom Ford.Tom Ford在『95年秋冬首度的男裝發佈會中,以亮皮招牌鞋不穿襪的嶄新造型,讓世界評論家發出驚歎。而且他把招牌鞋上的馬銜鏈變細,令人感覺更有型。當然,風靡全球的G標誌也是由他發明的。
GUCCI現在已成為時裝界最具地位的品牌,與PRADA並稱九十年代的經典時尚代言者。


[color=Red][size=4]Dolce&Gabbana[/size][/color]
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
如果說意大利雙人組設計師Dolce&Gabbana眼裡的女人是性感而世故的,他們的男裝則充滿了明顯的女性化風格,和一種紈褲子弟的浪蕩氣息。在善於表達性感、叛逆而有濃厚西西里民俗色彩的設計風格下,Dolce&Gabbana的男裝顯得非常有個性。
事實上,這兩位意大利時裝界的設計奇才也不否認男裝的挑戰比較大。因此變化性少,所以他們把男裝的設計重點擺在布料和結構比例上,人造皮毛、透明紗料、皮革、英國清教徒的飾品,都可能出現在Dolce&Gabbana的男裝裡,還真有點驚世駭俗的味道。
「我們喜歡拼拼湊湊的東西,因為它集合了不同的靈感和經驗。」跳蚤市場裡的素材,到了Dolce&Gabbana手裡,都成最佳的靈感來源。



[color=Red][size=4]川久保玲[/size][/color]
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
川久保玲(COMMEdes GARCONS)對於服裝品牌而言,誕生在七十年代 D D那個日本經濟不景氣的年代,必須面對非常大的壓力,也因此COMMEdes GARCONS非得走出日本不可。於是,經過長時間策劃、準備後,川久保玲於1981年,在法國巴黎舉行了第一場發佈會,創新的風格,立刻受到時裝界的重視,並尊定了品牌的地位。
在設計風格上,完全不同於世紀傳統服裝的延續,川久保玲的破舊,立體剪裁,不對稱……令人印象深刻,蘊涵著屬於東方的禪機和思想。有些典雅與沉鬱,展現了屬於東方的哲學味。
她的創意影響了許多歐洲的設計師,甚至有評論家預言,COMMEdes GARCONS與PRADA的設計風格,將會是下個世紀的服裝藍本,追求流行的人絕不能忽略她。
川久保玲的男裝發佈會有個特色,就是模特兒常常是中生代知名的男演員,或是大膽起用高矮胖瘦不一的非專業模特兒。對於設計師而言,是讓演員們來詮釋服裝別有風格;對於觀眾而言,能看到名人走在伸展台上;也能耳目一新。



[color=Red][size=4]PRADA[/size][/color]
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
PRADA風靡全球,日本、台灣等地更是瘋狂,滿街的人都在背PRADA的尼龍包。但是很少人知道,PRADA的歷史起源於1913年,而且是以製造高級皮革製品起家的。
PRADA男裝的特色,在於古典簡約又不失年輕化的設計,像是60年代意大利拿波裡造型的西裝,因Muccia用了具有伸縮性的現代感素材,復古中賦予新意,可說創造了流行的獨特風格。
非常重視品質的PRADA產品,是在意大利水準最高的工廠製作的,這也就是為什麼穿上PRADA產品會感到舒適無比的原因。儘管強調品牌風格年輕化,但品質與耐用的水準依舊,特別注重完整的售後服務,這也是以高級皮革製品起家的PRADA,至今仍講究的傳統。



[color=Red][size=4]Christian Dior[/size][/color]
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
Christian Dior在時裝界幾乎和古典畫上了等號。不過,從Christian Dior近期的男裝作品中,不難發現在保有古典神韻的同時,Christian Dior也力圖表現新鮮的創意。這和設計師Lacroix在1993年推出的一款復古浪漫的新郎禮服大受市場歡迎有很大的關係。
流行於18世紀的背心和領帶,成為曾在知名男裝品牌Lanvin待過16年的Lacroix最重要的靈感,加上現代感的剪裁和搭配,賦予Christian Dior男裝新的流行感。
今年,愛爾蘭歌謠節慶和原野景色躍上Christian Dior秋冬男裝的設計舞台,以法蘭絨及喀什米爾毛料為材質的不同蘇格蘭格子布,配上提高前釘扣的雙排扣西裝,內加單排扣西裝款式背心,古典中透著幾許鄉野的幽默,表現不同於傳統西裝套裝的新穿法。


[color=Red][size=4]Domma Karan[/size][/color]
簡潔、流暢、中性、多層搭配組合,美國設計師Domma Karan以女性設計師天生敏銳的特質,賦予男裝更細膩的表現。
Domma Karan在1991年推出男裝,隔年,充滿美式風格的副牌DKNYMen也跟著上市。Domma Karan的設計,以乾淨利落的線條和灰黑色調,凸顯都市男性的幹練、自信。
以性感的肢體為設計訴求的Domma Karan善於利用不同的質料剪裁服裝,使得男裝打破了以往古板、沉悶的印象,同時,在副牌的推波助瀾下,美式自由穿著的氣氛相當適合X、Y世代的口味。
Domma Karan自己曾為服裝下過「現代保護罩」的註腳,因此,輕便、美觀、舒適、簡潔和突出體格之美一直是該品牌的註冊風格。而為了滿足現代人的需求,Domma Karan刻意在商標上貼上New York兩字,以顯示國際的設計觀。熟悉這個牌子的人,應該會對Domma Karan的註冊標誌 D D黑色,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
[color=Red][size=4]
Giorgio Armani[/size][/color]
請切換完整版來瀏覽圖片和連結
Giorgio Armani重視時尚的人幾乎都有共同的想法,都市男人在一生中,至少得擁有一件Armani的西裝。雖然這是一種恭維,但也證明了Armani在服裝界的份量。
這位強調「不著痕跡的優雅」的意大利設計師,試圖以色彩來平衡消費者追求和諧的需求,擅長以簡單的剪裁和低調、中性的色彩來表現優雅的氣質。Armani男裝最大的特色,是設計師喜歡採用如同女裝般質地十分柔軟的質,賦予西裝特有的垂感,對於非肌肉型的男士來說,提供了身材上絕佳的修飾效果。
在款式簡單、用色謹慎的風格下,意大利天王級的Armani,將他的設計理念歸納為:刪除不必要裝飾,強調舒適性和表現不繁複的優雅。Armani的男裝設計既不性感也不算惹眼,但卻在做工和布料質地上展現一流品質和流行性,是職場上非常得體而稱頭的意大利品牌。
Giorgio Armani目前在國內有黑牌、白牌和副牌Giorgio Armani三條路線,雖然在價格上有明顯的區別,但整體設計風格仍保有一貫簡單、優雅的精神。副牌因為有牛仔系列,則表現得比較休閒和年輕化。
瞭解上述十大男裝時尚品牌,你上街閒逛的時候,是否可以獨具一雙慧眼,善意地欣賞身邊的時尚而考究的男性裝扮,自信地品評變化多端的時尚風潮中領盡風騷的頂尖品牌?因為,時尚不僅僅為女性所獨佔。

2007-1-5 10:57 PM RISA
有D都係女人品牌'''

頁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10大男裝品牌[轉貼]


Powered by Discuz! Archiver 5.5.0  © 2001-2006 Comsenz Inc.